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——俄羅斯
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地處亞歐大陸北部,領土面積達1707.54平方千米,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。東西最長為9000千米,南北最寬為4000千米,海岸線長達338064千米。俄羅斯北臨北冰洋,東接太平洋,西瀕大西洋,西北達波羅的海芬蘭灣。陸地上的鄰國更多:西北有挪威、芬蘭,西面有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波蘭、白俄羅斯,西南是烏克蘭,南面是格魯吉亞、阿塞拜疆、哈薩克斯坦,東面有中國、蒙古和朝鮮,另外,東面還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。
由于面積廣大,俄羅斯領土通常分為幾個部分:烏拉爾山以西是東歐平原,也稱為俄羅斯平原;烏拉爾山以東則是屬于亞洲的西伯利亞平原、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、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山地。俄羅斯領土的大部分都位于亞洲,但它卻屬于歐洲國家,因為在屬于歐洲的部分,經濟發達程度大大超過屬于亞洲的部分。
俄羅斯的大部分國土都地處北溫帶,這些地區的氣候類型多種多樣,差別很大,其中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。其余的一小部分國土中,也就是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則屬于寒帶氣候。俄羅斯全國的年溫差普遍較大,這里1月的平均溫度為1~3.5℃,7月平均溫度為11~27℃。俄羅斯全國各地的年降水量分布也很不均勻,為150~1000毫米。西伯利亞地區由于緯度較高,氣候十分寒冷,漫長的冬季可達幾個月;夏季雖然很短,但是因為日照時間長,氣溫和濕度都比較適宜,十分有利于針葉林的生長。
俄羅斯國土的歐洲部分隨著地理位置的從西到東,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,冬季嚴寒漫長;北冰洋沿岸地區則屬苔原氣候(寒帶氣候);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。整個國土從北到南的自然帶依次為極地荒漠帶、苔原帶、森林苔原帶、森林帶、森林草原帶、草原帶和半荒漠帶。俄羅斯境內的大河有伏爾加河、鄂畢河、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。
俄羅斯境內民族眾多,有130多個。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,其國防工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。俄羅斯境內的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,種類多,而且儲量大。此外,俄羅斯還有世界著名的克里姆林宮、冬宮、瓦西里·勃拉仁內大教堂等建筑。
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——梵蒂岡
和俄羅斯正好相反,梵蒂岡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。到底有多小呢?確切地說,只有0.44平方千米,這和中國的天安門廣場大小差不多。這么小的一塊地方,如果拿一只足球來,很容易就會將足球踢出國門。
梵蒂岡國土大致呈三角形,領土包括圣彼得廣場、圣彼得大教堂、梵蒂岡宮、教皇避暑勝地和梵蒂岡博物館等。國土面積小,國內人口也少,只有1380人,主要是意大利人,常住人口更少,只有540人。
梵蒂岡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,四面都被意大利國土環抱著,被稱為“國中之國”,除了位于東南的圣彼得廣場外,其他地方均以梵蒂岡古城墻為國界。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,也就是說,梵蒂岡既是一座城市,又是一個國家,所以稱為“城國”。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——以教皇為首的教廷所在地。
梵蒂岡實際上就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內的“國中之國”。和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,梵蒂岡這個國家的境內沒有田地,沒有農業,沒有工業,也沒有礦產資源。那么這個國家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從哪里來呢?原來,是意大利向它提供自來水、電力、食品、燃料、煤氣等必需品。梵蒂岡有自己的火車站,這個火車站通過862米長的鐵路與羅馬城相連。梵蒂岡沒有工農業生產人員,也沒有軍隊,只有一支人員很少的警衛負責國家的安全工作、保衛教皇的安全及參加宗教儀式。
用“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”來形容梵蒂岡的國家機構和部門再合適不過了。雖然國家很小,人口很少,但是國家機構和部門還是比較完備的。教皇的咨詢機構是紅衣主教團,由紅衣主教、副主教和神父(共145名)組成。梵蒂岡和世界上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交關系,圣座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權國家派出外交使節,同時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國家派出的外交使節。但是由于梵蒂岡國家面積太小,沒有太多的土地用來修建大使館,因此其他國家派往梵蒂岡的外交使節一般都在羅馬市設大使館。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結果——意大利駐圣座大使館居然設在意大利自己的境內。
梵蒂岡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,每到周日的時候,天主教徒聚集在圣彼得廣場。正午12點,隨著教堂鐘聲的響起,教宗在圣彼得大教堂樓頂正中窗口出現,向教徒們發表演說。每年,都會有來自全世界的無數天主教徒來到這里,瞻仰這座上帝之城。值得注意的是,梵蒂岡禁止游客或當地居民在穿著上露出膝蓋以上的部位,以示對這座上帝之城神圣的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