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擁有最古老國旗的國家——丹麥
丹麥全稱丹麥王國,位于歐洲大陸西北端,東接波羅的海,西倚北海,北面隔著斯卡格拉克海峽、卡特加特海峽和厄勒海峽與挪威、瑞典相望。丹麥的國土面積為43080平方千米,由日德蘭半島和菲英、西蘭、波恩霍爾姆等406個大小島嶼組成,此外還包括1953年起正式成為其一個省份的格陵蘭(面積為217.5萬平方千米)和享有自治權的法羅群島(面積為1399平方千米)。
在所有的國旗中,丹麥的紅色大白十字旗是現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、歷史最悠久的國旗。和其他國家的國旗一樣,丹麥的國旗也是長方形的,其長寬比例為37∶28,旗面為紅色,旗面偏左側有一個白色的大十字形,丹麥國旗被丹麥人稱為“丹麥人的力量”。
據丹麥史詩記載,公元1219年,丹麥國王瓦爾德馬·維克托里斯(也稱勝利王)率領軍隊同愛沙尼亞的異教徒進行征戰。戰爭打得非常激烈,在6月15日的日隆達尼斯戰斗中,丹麥軍陷入了困境。這時候,突然從天上降下來一面紅色的大白十字旗,并伴隨著一個響亮的聲音:“抓住這面旗幟就是勝利!”瓦爾德馬·維克托里斯國王一聽,馬上讓軍隊抓住并豎起了這面旗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有了這面從天而降的大旗,丹麥軍越戰越勇,最后終于打敗了愛沙尼亞的異教徒,取得了戰爭的勝利。
從此后,紅色大白十字旗就成了丹麥的國旗。每年的6月15日也成為了丹麥人的“國旗日”(也稱“瓦爾德馬日”),他們每年都要進行慶祝。
當然,事實上并沒有從天而降的大旗,那只是瓦爾德馬·維克托里斯國王為了鼓舞將士們的士氣,自稱是“秉承上帝的旨意”,所以制作了這面大旗。
丹麥歷史悠久,早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,日德蘭半島上就開始有人居住,他們以狩獵為生。公元前4200~前3400年左右,定居在這里的人們開始耕種土地。丹麥人擅長航海,常南下到羅馬帝國,用琥珀、燧石等物品換取谷物和一些用具。這時的丹麥人一邊和其他國家及地區交換物品,一邊也會干一些盜竊的事,夏季時,他們會集結在一起出海搶劫。丹麥的航運業和海外貿易非常發達,在歐洲,丹麥的商船隊僅次于英國,居歐洲第二位,丹麥擁有一支頗具規模的艦隊。16世紀末,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,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都擁有殖民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