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及笄之年是指多少歲?
及笄之年是指多少歲? 及笄之年:女子15歲。 笄禮是什么意思? 語出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十有五年而笄?!斌?,古代女子用來固定綰起頭發的簪子。及笄,是女子到了把頭發綰起戴上簪子的時候了。自周代起,規定女子在訂婚后出嫁前行笄禮,若十五之后一直未許嫁,到二十歲時也要行笄禮。笄禮俗稱“上頭禮”,古代的嘉禮之一。通過行笄禮,改變幼年的發式,將頭發綰成一個髻,再用一條絲錦將發髻包住,隨即以簪插定發髻,行過此禮后…- 470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成童之年、束發之年是多少歲?
成童之年、束發之年是多少歲? 束發之年、成童之年:男子15歲。 男子15歲就要把原來的總角解散,頭發聚攏成一束,用絲錦纏住,再用簪子穿過纏起來的頭發,固定一下,然后上大學學習?!洞蟠鞫Y記·保傅》載:“束發而就大學,學大藝焉,履大節焉?!北R辯注:“束發,謂成童?!薄抖Y記·內則》鄭氏注:“成童,十五以上?!币馑际?,男孩到了15歲就是成童,長大的兒童,要束發上大學,所以,男孩15歲稱為“束發之年”“成童…- 1.1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舞象之年是指多少歲?舞象之年可以指女子嗎
舞象之年是指多少歲?舞象之年可以指女子嗎 舞象之年是男子15歲,特指男子,不可以指女子。 舞象之年是什么意思? 出自《禮記·內則》:“成童,舞《象》,學射、御?!庇墒悄凶?5歲,稱之為“舞象之年”“成童之年”。 舞象之“象”,非“大象”之意,舞象也不是騎著大象舞蹈,或指揮大象跳舞。象,是周代一種樂舞的名稱——《象》舞。此舞是模仿、模擬,手持干戈等武器作擊刺動作,象征作戰情節和方略。在文獻中,《象》…- 1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志學之年是多少歲?
志學之年是多少歲? 志學之年是15歲。 志學之年的意思? 公元前五世紀八十年代末,回到魯國已有些日子的孔子并未受到當權者季康子的重用,只是把他當作國老,有些事情象征性地咨詢一下孔子的意見,很多時候還未必采納,可孔子對國事、天下事,依然或委婉或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,知其不可為而為之。此外,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,整理文獻,教授弟子,一天到晚忙并快樂著。然而,生命在不知不覺中一點點逝去,諸侯國之間…- 691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舞勺之年是多少歲?
舞勺之年是多少歲? 舞勺之年是男孩13歲。 舞勺之年的意思? “舞勺之年”出于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十有三年,學樂,誦詩,舞《勺》?!鄙滓魖huó,通酌、汋,不要讀為sháo;將“舞勺”解為手拿勺子跳舞,那就錯了?!渡住肥侵艽环N樂舞之名。貴族子弟13歲時要學習《勺》舞,所以,男孩13歲被稱為“舞勺之年”。 舞蹈是古代祭祀、慶典中必不可少的禮節,所謂大典莫不有舞,所以,周代的學校,特別是作為貴族學校的…- 713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豆蔻年華是指多少歲?
豆蔻年華是指多少歲? 豆蔻年華是女孩13歲。 公元835年秋,洛陽。雖然來東都的時間不長,杜牧卻已安頓下來,很快熟悉了監察御史的職責。實際上,監察御史是個閑職,類似于過去的紀委,上班也就是喝喝茶,看看報紙。清閑的工作正中杜牧下懷,洛陽名勝古跡頗多,這恰給詩人提供了一個覽勝懷古的機會。 一天,杜牧在洛陽東城漫步,街道上行人不多,蕭瑟的秋風不時卷起路上的落葉,兩旁的酒店比較多,但基本上大同小異,沒有什…- 384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闌干之數是指多少歲?
闌干之數是指多少歲? 闌干之數是女孩12歲。 闌干,是一個雅詞,在中國古代詩文中十分常見,若求甚解,就會發現,各處的闌干意義并不一樣,它是一個多義詞。闌干的一個義項是橫斜貌,常指星斗,如“月沒參橫,北斗闌干”(曹植《善哉行》)、“更深月色半人家,北斗闌干南斗斜”(唐·劉方平《月夜》)、“夜潮洲渚生寒,城頭星斗闌干”(北宋·賀鑄《清平樂》)、“闌干河漢已西傾,獨坐披衣過五更”(金·史肅《宿睦村》)。…- 425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金釵之年是指多少歲?
金釵之年是指多少歲? 金釵之年是女孩12歲。 釵是古代女性佩戴在頭上,用以圍攏分開頭發,增強美感的一種常見的代表性首飾,由兩股簪子合成,使用時安插在雙鬢或發髻。用貴重材料如金、玉、銅做的釵十分華麗,象征著富貴,一般為貴族豪門女性的飾物。古代女子有時把釵看作信物,將其分成兩股,一股給愛人,一股留給自己,將來重逢時合在一起。如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有云:“釵留一股合一扇,釵擘黃金合分鈿?!睂こE右话愦髦?hellip;- 395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垂髫之年是多少歲?
垂髫之年是多少歲? 垂髫之年是20歲以前。 垂髫(tíao)一詞較早見于潘岳的《藉田賦》:“被褐振裾,垂髫總發?!摈?,是古代兒童的發式,對這種發式的解釋,各種詞典講得均比較籠統,比如《說文新附》說:“髫,小兒垂結也?!薄掇o源》說:“髫,童子下垂之發?!薄掇o?!氛f:“髫,古時小孩下垂的頭發?!笨墒谴菇Y是什么樣的狀況,說得比較模糊。 下垂之發,倒不難理解,可是哪里的頭發下垂的?是未經整理全部自然下垂,…- 903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青梅竹馬、竹馬之年是幾歲?
青梅竹馬、竹馬之年是幾歲? 青梅竹馬、竹馬之年是11歲以前。 青梅竹馬是什么意思? “青梅竹馬”一詞來自唐代詩人李白的《長干行》,此詩表現的是一位女子對在外經商丈夫的摯愛,將天真爛漫的童年、初嫁的羞澀、新婚的喜悅和堅貞不渝的心愿、離別后深深的思念寫得十分細膩生動。開頭六句回憶兩人少時在一起嬉戲的情景:“妾發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,同居長干里,兩小無嫌猜?!痹娭械呐魅斯珡男【团c…- 1.3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總角之年是多少歲?
總角之年是多少歲? 總角之年是14歲以前。 “總角”一詞最早見于《詩·衛風·氓》:“總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?!奔啊对姟R風·甫田》:“婉兮孌兮??偨莵O兮。未幾見兮,突而弁兮!” “總角”是什么意思? “總角”“總角之年”是指多大歲數?《毛傳》的解釋為:“總角,結發也”“總角,聚兩髦也。丱,幼稚也?!薄翱偨恰本褪前杨^發扎束起來,或把頭發聚攏為兩處扎起來,指幼小者?!多嵐{》的注釋為:“…- 768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幼學之年、外傅之年是幾歲?
幼學之年是幾歲? 幼學之年是10歲。 《禮記·曲禮上》云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學?!币馑际悄泻?0歲叫“幼”,這時應該上學學習了,因而,10歲稱為“幼年”“幼學之年”。 外傅之年是幾歲? 外傅之年是10歲。 《禮記·內則》中規定的上學年齡與《曲禮》相同:“十年,出就外傅,居宿于外?!蓖飧?,是教學之師,即外面教導學業的老師,相對于在家管教養的內傅而言,如《西京雜記》卷一載:“趙王如意,年幼未能親外傅,戚…- 2.8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數日之年是幾歲?
數日之年是幾歲? 數日之年是9歲。 數日之年年齡稱謂的來歷: 源于《禮記·內則》:“子能食之,教以右手;能言,男唯女俞。六年,教之數與方名。七年,男女不同席,不共食。八年,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,必后長者,始教之讓。九年,教之數日……”對小兒的啟蒙教育,什么時候應該教育他們學會什么事情,《禮記》規定得十分詳細。六歲的時候“教之數”,意思是教他們數字,學習數數,九歲的時候的“教之數日”,意思就是教他們懂…- 417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牛欄之年是幾歲?
牛欄之年是幾歲? 牛欄之年是9~10歲。 牛欄之年年齡稱謂的來歷: 這個稱謂源自民間俗語“七歲八歲狗也嫌,九歲十歲睡牛欄”。 九十歲的兒童其調皮程度不亞于七八歲的孩子,玩耍起來什么也顧不得,撒開腳丫子漫山遍野地跑,瘋玩起來沒個影兒,有時晚上也不回家,風餐露宿,玩累了就睡在牛欄里。有的家長天上地下都找遍了,最后才在牛睡覺的地方找到孩子,或一覺醒來,天已經黑了,這才慌里慌張地回到家里,渾身上下臟兮兮的…- 933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竹林之數是多少歲?
竹林之數是多少歲? 竹林之數是7歲。 竹林之數年齡稱謂的來歷: 魏正始年間,嵇康、阮籍、山濤、向秀、劉伶、阮咸、王戎等七人常定期聚會于嵇康住處附近的一片茂密的竹林。他們在林間酣歌縱酒、詩文為樂、暢談時政、放曠不羈,形成一種任性浪漫的人生情調,世稱“竹林七賢”。 他們雖是成年人,可淘氣程度堪比七歲上下的兒童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不及,行事匪夷所思,令人目瞪口呆?!稌x書·劉伶傳》載,劉伶經常隨身帶著一個酒…- 359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年齡稱謂悼年是多少歲?
悼年是多少歲? 悼年是7歲。 悼年年齡稱謂的來歷: 《禮記·曲禮上》有云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學。二十曰弱,冠。三十曰壯,有室。四十曰強,而仕。五十曰艾,服官政。六十曰耆,指使。七十曰老,而傳。八十、九十曰耄,七年曰悼,悼與耄雖有罪,不加刑焉。百年曰期,頤?!薄抖Y記》的年齡稱謂以此段話為代表形成了一個系列,可稱為“禮記系列”,它以十年為單位,從十歲到一百歲,每個整十的年齡都有一個稱謂,這些稱謂都是稱說…- 1.2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齠齔之年是多少歲?
齠齔之年是多少歲? 齠齔之年是7~8歲。 齠齔之年年齡稱謂的來歷: 兒童七八歲時又叫“齠齔之年”。齠齔,讀作(tiáo chèn)。 “齠”與“齔”都帶齒字旁,自然與牙齒有關。七八歲就到了換牙的時候,《韓詩外傳》卷一云:“男八月生齒,八歲而齠齒,十六而精化小通。女七月生齒,七歲而齔齒,十四而精化小通?!睋?,“齠”是指男童八歲換牙,“齔”是指女童七歲換牙,合為“齠齔”就是兒童七八歲換齒之時,后引申…- 1.8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狗嫌之年是幾歲?
狗嫌之年是幾歲? 狗嫌之年是7~8歲。 狗嫌之年年齡稱謂的來歷: “狗嫌之年”來自俗語“七歲八歲狗也嫌”“七歲八歲討狗嫌”“七八歲,討狗嫌”等,意思是小孩到了七八歲會變得非常淘氣,經常做出一些十分討嫌甚至令人抓狂的事情,連家里的狗也不能忍耐他們的行為,嫌棄他,不愿和他玩,離他遠遠的。因此叫“狗嫌之年”。這時的兒童“狗不理”到什么程度呢?試舉幾例。 事例一:到處亂摸。毅毅對事物很好奇,無論見了什么,…- 647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孩提時代惹人醉:孩提時代是幾歲到幾歲?
孩提時代惹人醉:孩提時代是幾歲到幾歲? 孩提時代現主要指幼兒階段和小學階段的1~11歲,可概稱為小時候、兒童時代、童年。 當我們成長的腳步不停地邁向青少年、中老年的時候,在某個人生的驛站,偶爾駐足,回望身后一連串的足跡,心就會靜下來。最先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往往是小時候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,不知疲倦的奔跑和玩耍,就會像電影鏡頭一樣一幕幕浮現出來。 一提到小時候,人們口頭或書面上經常使用的詞是“孩提”“…- 1.3k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抓周什么時候抓?嬰兒一周歲。抓周習俗
抓周是什么意思? 抓周,亦稱“試兒”“試周”“試晬”,是在一周歲生日那天,在孩子面前擺放一些具有寓意的物品,令其自由選擇。據說,小孩第一個抓到的東西往往會預示他的興趣愛好和將來從事的職業。抓周是周晬慶典的一個主要環節。 抓周源于試兒習俗,可上溯到先秦時期?!蹲髠鳌ふ压辍分杏?,楚共王沒有嫡子,想在五個受寵的庶子中選嗣,就遍祭名山大川,祈曰:“請神擇于五人者,使主社稷?!庇忠砸粔K玉璧遍示名山大川…- 732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百晬、周晬是什么意思?
百晬、周晬是什么意思? 百晬,指嬰兒出生滿一百天;周晬,為嬰兒滿一周歲。這兩個年齡稱謂見于南宋孟元老的《東京夢華錄·育子》:“生子百日,置會,謂之‘百晬’。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?!?(一)百晬是什么意思:嬰兒一百天 古代稱嬰兒滿一百天或一周歲為“晬”。一百在民俗中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和節點,中國人以“長命百歲”為吉,人們就用一天代表一年,希望小兒能活到一百歲,所以,民間稱嬰兒滿百天為“百歲”,萬不…- 805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寶寶滿月是指多少天?滿月日子有什么講究
寶寶滿月是指多少天 嬰兒出生一個月稱“彌月”,俗稱“滿月”,這也是嬰兒的一個重要年齡。在這個日子里,又要慶賀一番,稱為“做滿月”。宋代柳永在《中呂宮·送征衣》中云:“誕彌月,瑤圖纘慶,玉葉騰芳?!鼻宕阉升g的《聊齋志異·小梅》中有載:“女生一子。子生,左臂有朱點,因字小紅。彌月,女使王盛筵招黃?!睆浽轮驳闹饕獌热萦兴蜐M月、剃滿月頭、喝滿月酒、挪窩。這種風俗在漢代就已存在,延續至今。 這一天,姥姥…- 719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洗三朝是什么意思?三朝是什么時候
洗三朝是什么意思?三朝是什么時候 嬰兒出生三日,稱為“三朝”,也叫“三旦”“三誕”等,作為一個年齡稱謂,與“湯餅之期”反映的年齡是一樣的,都指剛生三天,不同的是它們所蘊含的文化含義。 湯餅之期是嬰兒三天大的時候舉行湯餅會,祝福孩子長命百歲,三朝也是在第三天中要舉行“做三朝”“洗三”或“洗三朝”,即為嬰兒進行“洗兒禮”。湯餅之期是洗三朝儀式里的一個環節。三朝洗兒,據說可以洗去嬰兒從前世帶來的污垢,使…- 743
- 0
-
「中華文化:古代年齡稱謂」湯餅之期是什么時候?嬰兒出生三日
湯餅之期是什么時候?嬰兒出生三日 舊俗小兒出生三日,主人家要舉辦湯餅宴席,稱為“湯餅會”“湯餅之會”,請前來祝賀的親友們吃湯餅?!皽炛凇币簿统蔀閶雰撼錾斓哪挲g稱謂。這一習俗至少在明代時就有了。明代程登吉的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有“三朝洗兒,曰湯餅之會”;明代張岱的《夜航船》有“生子三朝宴客,曰湯餅會”。這一禮儀一是為了慶祝生兒之喜,二是祝福嬰兒長命百歲。 湯餅,古代一種面食的稱呼。今天,該稱呼…- 527
- 0
幸運之星正在降臨...
點擊領取今天的簽到獎勵!
恭喜!您今天獲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積分
我的優惠劵
-
¥優惠劵使用時效:無法使用使用時效:
之前
使用時效:永久有效優惠劵ID:×
沒有優惠劵可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