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「成語故事」網開一面
1、網開一面的意思 解釋:把捕捉鳥獸的網打開一面;給鳥獸留一條生路。比喻采取寬大態度;給人一條生路。 出處: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:“先生意欲網開一面,以存忠厚之意,這卻使不得?!?語法:網開一面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人。 示例:插翅難飛,體上天好生之德,網開一面,諭令爾等速速投降,免遭殺戮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二章) 近義詞:寬大為懷、寬宏大量 反義詞:小肚雞腸、心胸狹窄 【溯源】 源…- 634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知恩圖報
拼音:zhī ēn tú bào 近義詞:知恩必報 感恩報德 涌泉相報 反義詞:見利忘恩 【溯源】 源出《說苑·復恩》:往時食馬肉者,相謂曰:“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?!彼鞚?,繆公卒得以解難,勝晉,獲惠公以歸。 【典故】 秦穆公曾經外出王宮,丟失了自己的駿馬,他親自出去找,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,正在一起吃肉。穆公對他們說:“這是我的馬?!边@些人都害怕驚恐地站起來。秦穆公說:“我聽說吃駿…- 583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趾高氣揚
1、趾高氣揚的意思 解釋:走路時腳抬得很高;神氣十足。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。 出處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桓公十三年》:“莫敖必敗,舉趾高,心不固矣?!?語法:趾高氣揚聯合式;作謂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 示例:但是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情總嫌有些不夠大方罷。(聞一多《復古的空氣》) 近義詞:得意忘形、不可一世、目空一切 反義詞:卑躬屈膝、奴顏婢膝、妄自菲薄 2、成語接龍 趾高氣揚 揚厲鋪張 張三呂四 四不拗六 …- 609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正襟危坐
1、正襟危坐的意思 解釋:正襟:正一正衣襟;危坐:端正地坐著。理好衣襟;端端正正地坐著。 出處:《史記 日者列傳》:“宋忠、賈誼瞿然而悟,獵纓正襟危坐?!?語法:正襟危坐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恭敬嚴肅地坐著。 示例:R先生把我請在一把上位的太師椅上坐下,正襟危坐和我對話起來。郭沫若《學生時代 到宜興去》 近義詞:整衣危坐、肅然危坐、態度嚴肅、不茍言笑 反義詞:威義不肅、搖頭擺腦、吊爾郎當…- 569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輾轉反側
1、輾轉反側的意思 解釋:翻來復去;睡不著覺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出處:《詩經 周南 關雎》:“悠哉悠哉,輾轉反側?!?語法:輾轉反側聯合式;作謂語、狀語;指睡不著覺。 示例:我心里又想起母親的勞苦,輾轉反側睡不著,很想起來陪陪母親。(鄒韜奮《我的母親》) 近義詞:翻來復去、夜不成眠、輾轉不寐 反義詞:高枕無憂 2、成語接龍 輾轉反側 側目而視 視下如傷 傷化虐民 民不堪命 命與仇謀 謀為不軌 軌物范…- 568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沾沾自喜
1、沾沾自喜的意思 解釋:沾沾:輕浮的;自鳴得意的樣子。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。 出處: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?!?語法:沾沾自喜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 示例:然而象他那樣的人,決不至于讓某一件事的勝利弄得沾沾自喜,就此滿足。(茅盾《子夜》五) 近義詞:自鳴得意、沾沾自滿、志得意滿、意氣揚揚、洋洋得意、洋洋自得、趾高氣揚、揚揚得意 反義詞:垂頭喪…- 604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源源而來
1、源源而來的意思 解釋: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不斷地到來。 出處: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故源源而來?!?語法:源源而來偏正式;作謂語;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。 示例:果然有了此好,方士源源而來,零零星星,也弄去了好些銀子,受過了好些丹客的哄騙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八) 近義詞:源源不斷、源源不絕 反義詞:斷斷續續 2、成語接龍 源源而來 來之不易 易于反手 手下留情 情不…- 554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怡然自得
1、怡然自得的意思 解釋:怡然:安閑、愉快的樣子。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樂的神情。 出處: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黃帝既寤,怡然自得?!?語法:怡然自得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。 示例:劉厚守聽了,怡然自得,坐在椅子上,盡興地把身子亂擺,一聲也不響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) 近義詞:自得其樂、得意洋洋、躊躇滿志、悠然自得 反義詞:膽戰心驚、心煩意亂、悵然若失、局促不安、惘然若失…- 596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揚揚得意
1、揚揚得意的意思 解釋: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。 出處: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隋煬帝逸游召譴》:“獨楊素殘忍深刻,揚揚得意,以為‘太子由我得立’?!?語法:揚揚得意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 示例:茅盾《小圈圈里的人物》:“那位‘小天才’的揚揚得意,更不待言?!?近義詞:洋洋得意、沾沾自喜、吐氣揚眉 反義詞:垂頭喪氣、灰心喪氣 2、成語接龍 揚揚得意 意義深長 長七短八 八萬四千 千萬買鄰 鄰女…- 570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揚眉吐氣
1、揚眉吐氣的意思 解釋:揚眉:揚起眉頭;吐氣:吐出怨氣、悶氣。形容擺脫壓抑心情后的高興;得意的神情。 出處:唐 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何惜階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揚眉吐氣,激昂青云耶?” 語法:揚眉吐氣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。 示例:只要將來做了八府巡按,媽也就可以揚眉吐氣了。(巴金《家》十二) 近義詞:眉飛色舞、慷慨激昂、趾高氣揚、仰首伸眉 反義詞:垂頭喪氣、忍聲吞氣、俯首帖耳、忍氣吞…- 695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虛張聲勢
1、虛張聲勢的意思 解釋:假裝出強大的氣勢。虛:虛假;張:張揚。 出處:唐 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淄青、恒冀兩道,與蔡州氣類略同,今聞討伐元濟,人情必有救助之意,然皆暗弱,自保無暇,虛張聲勢,則必有之?!?語法:虛張聲勢動賓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 示例:都只是虛張聲勢,止不過故意窮忙。明 馮惟敏《不伏老》第一折 近義詞:虛晃一槍、矯揉造作、裝腔作勢、裝模作樣 反義詞:不動聲色 2、成語…- 572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修飾邊幅
1、修飾邊幅的意思 解釋:邊幅:本指布帛的邊緣,比喻人的儀表。修飾整個人的儀表。也比喻修飾表面,無關大局。 出處: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天下雄雌未定,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,與圖成敗,反修飾邊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 語法:修飾邊幅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修飾整個人的儀表。 示例:他日卷土重來,不過修飾邊幅,而與長江大局無與也。(章炳麟《與熊克武書》) 反義詞:不修邊幅 2、成語故事 “修…- 562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欣欣向榮
1、欣欣向榮的意思 解釋:形容草木長得茂盛。比喻事業蓬勃發展;興旺昌盛。榮:茂盛。 出處:晉 陶潛《歸去來辭》:“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?!?語法:欣欣向榮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。 示例:在其間欣欣向榮的,只有鮮花和綠草,這是比喻對于將來的希望。(葉圣陶《搭班子》) 近義詞:朝氣蓬勃、方興未艾、蒸蒸日上、生機勃勃、步步高升、百尺竿頭、如日方升、扶搖直上 反義詞:日暮途窮、每況愈下、…- 567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樂此不疲
1、樂此不疲的意思 解釋:樂:喜愛;愛好;疲:疲倦。樂于做某事;沉浸其中;不覺疲倦。形容對某種事物特別感興趣。 出處: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光武帝紀下》:“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?!?語法:樂此不疲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 示例:他對這件工作倍感興趣,雖常夜以繼日,但卻樂此不疲。 近義詞:樂而忘返、專心致志、沉迷不醒、樂在其中、孳孳不倦、津津樂道 反義詞:心猿意馬、心不在焉 2、成語接龍 樂此…- 629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牢不可破
1、牢不可破的意思 解釋:牢:堅固。非常堅固;不可摧毀。 出處:唐 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大官臆決唱聲,萬口和附,并為一談,牢不可破?!?語法:牢不可破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 示例:我們的團結和友誼是牢不可破的。 近義詞:穩如泰山、堅不可摧、顛撲不破、固若金湯、堅如盤石、安如盤石 反義詞:潰不成軍、一觸即潰、不攻自破、不堪一擊 2、成語接龍 牢不可破 破業失產 3、成語故事 “牢不可破”比喻…- 570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狂奴故態
1、狂奴故態的意思 解釋:狂奴:對狂士的親昵稱呼;故態:老樣子,老脾氣。舊稱狂士的老脾氣。 出處: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逸民傳 嚴光》:“霸得書,封奏之。帝笑曰:‘狂奴故態也?!?語法:狂奴故態偏正式;作賓語;稱狂放不羈的人的老脾氣。 示例:仆老矣,三生杜牧,萬念俱空;只花月因緣,猶有狂奴故態。(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九) 2、成語故事 “狂奴故態”用以比喻狂士放蕩不羈、蔑視權貴的老脾氣。 此…- 587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舉世矚目
1、舉世矚目的意思 解釋:舉:全;矚目:注視。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。 出處:戰國 楚 屈原《漁夫》:“舉世皆濁我獨清?!薄秶Z 晉語》:“則恐國人這矚目于我也?!?語法:舉世矚目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。 示例: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,是舉世矚目的大事。 近義詞:引人注目、舉世聞名、名震中外 反義詞:默默無聞 2、成語接龍 舉世矚目 目下十行 行不從徑 徑一周三 三三兩兩 兩世為…- 552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橘化為枳
1、橘化為枳的意思 解釋:比喻人由于環境的影響而變壞。 出處: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雜下十》:“嬰聞之,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?!?語法:橘化為枳主謂式;作賓語;比喻人由于環境的影響而變壞。 示例:你知道“橘化為枳”的道理嗎? 2、成語故事 “橘化為枳”比喻環境的變化對人和事物的影響。 此典出自《晏子春秋·內篇雜下》。 春秋時代,齊國有一個著…- 601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酒囊飯袋
1、酒囊飯袋的意思 解釋:囊:口袋。裝酒裝飯的口袋。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。 出處:宋 陶岳《荊湖近事》:“馬氏奢僭,諸院王子仆從烜赫,文武之道,未嘗留意。時謂之酒囊飯袋?!?語法:酒囊飯袋聯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 示例:唐末馬殷據湖南,稱楚王,奢侈僭傲,諸院王子仆從烜赫,文武之道,未嘗留意,時謂之酒囊飯袋。(宋 陶岳《荊湘近事》) 近義詞:行尸走肉、衣架飯囊 反義詞:英雄好漢、能工…- 571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金鼓齊鳴
1、金鼓齊鳴的意思 解釋:金鼓:古時軍隊演習、作戰時用以助軍威、壯聲勢的金鐘和戰鼓。金鐘戰鼓一齊鳴響。形容戰斗激烈;士氣高昂。 出處: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金鼓以聲氣也?!?語法:金鼓齊鳴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。 示例:走不到百十步,只見四下里金鼓齊鳴,喊聲枕地,一路都是火把。(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回) 近義詞:刀光劍影、金鼓連天 反義詞:偃旗息鼓 2、成語接龍…- 570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見獵心喜
1、見獵心喜的意思 解釋:看見別人打獵而感到高興。比喻看見某種情況觸動自己原有的愛好;不免躍躍欲試。 出處:《二程全書》第七卷:“明道年十六七時,好田獵。十二年,暮歸,在田野間見田獵者,不覺有喜心?!?語法:見獵心喜連動式;作謂語;含褒義。 示例:公子何不作一番我看,或者我見獵心喜,竟領會得一兩件,也不見得。(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) 近義詞:躍躍欲試、觸景生情、躍躍欲動 2、成語接龍 見獵心喜 …- 562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見怪不怪
1、見怪不怪的意思 解釋: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;能泰然處之。指遇事沉穩不慌。 出處:宋 洪邁《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》卷二:“畜生之言,何足為信,我已數月來知之矣。見怪不怪,其怪自壞?!?語法:見怪不怪主謂式;作賓語、狀語;形容遇事沉著。 示例:“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?!辈挥每乘?,隨他去就是了。(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十四回) 近義詞:見怪未怪、司空見慣、屢見不鮮、熟視無睹 反義詞:大驚小怪、少…- 564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見不逮聞
1、見不逮聞的意思 解釋:親眼見的不及過去聽說的好 出處:《唐書》 2、成語接龍 見不逮聞 聞一增十 十一而稅 3、成語故事 “見不逮聞”意指親眼見的不及過去聽說的好。后人常用這句成語形容一個人徒有虛名。 此典出自《新唐書·文藝上·崔信明傳》:“世翼覽未終,曰:‘所見不逮所聞!’投諸水,引舟去?!?唐代時,有一個名叫崔信明的人,喜歡寫詩作文,偶爾也能寫出一句兩句的好詩,比如他寫的“楓落吳江冷”一句…- 553
- 0
-
「成語故事」棘刺母猴
1、棘刺母猴的意思 解釋:棘:多刺的植物。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。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出處: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:“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,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?!?語法:棘刺母猴作賓語、定語;指騙人的勾當。 2、成語接龍 棘刺母猴 猴頭猴腦 腦子生銹 3、成語故事 “棘刺母猴”這個典故說明:不管騙子如何掩飾,總是會露出破綻的。 此典出自《韓非子》:“燕王征巧術人。衛…- 702
- 0
幸運之星正在降臨...
點擊領取今天的簽到獎勵!
恭喜!您今天獲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積分
我的優惠劵
-
¥優惠劵使用時效:無法使用使用時效:
之前
使用時效:永久有效優惠劵ID:×
沒有優惠劵可用!